这轮囤货,我就不跟了哈
囤
因为我们家早就囤够了咳咳。
早在4月10日,我们家已经完成了本轮囤货:
此后这十几天,蔬菜、水果和熟食等随吃随补充,还开齐了娃姥姥的日常药物,以及我的高血压药。
人到了四五十岁,没几个没有基础病的了,回头冷冰冰地给你往“本来就患有严重基础病”的类别里一归,那可没人心疼。
然后陆续又补了4X100条的速溶咖啡,咱们活得糙,有这种廉价咖啡就够了,喝不到可乐也没关系。补了几瓶中老年奶粉,毕竟家里中老年比较多。
4月17日,凭着一个哲学系学生的眼光,强烈直觉到某地疫情势必影响全国,我又发了一篇文章《眼下我给朋友们的几点建议》,建议大家动态囤粮,早打疫苗。
所以,在这一轮大抢购中,我家就无需冒着风险跑到超市去狂抢,家里各种东西早就足足的了。
有人劝说不必囤货,北京的物资一定充足,保障一定到位。这个我信,但该囤还是要囤,真遇到紧急情况,尽量不要麻烦人家社区和志愿者。
一家一户的东西还好说,一栋楼一个小区,那物资堆得跟山一样,志愿者又不是刘畊宏,让你去搬你也累,尽量还是提前准备,给大家减轻点负担吧。
虽然各种东西已经齐备,昨天姥姥想了想不放心,又买了四只鸡。无他,肥老大一顿晚饭就要吃半只鸡……不再预备点儿怎么放心。
半大胖姑娘,吃穷老妈子,有备无患吧。
当然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,囤东西回来有几个问题:
1、囤了吃不完。确实,各个情况不同,像我们这种东北式的家庭,人口多,吃饭规律,主食摄入量大,青菜摄入量小。那么米面油、肉蛋奶、根茎类蔬菜,多囤点没压力。
如果确实是吃不了多少东西,人口又少的家庭,那还是量力而行,别浪费东西,浪费东西不好,自己算算基本量。
2、爱吃的白囤。网上有个段子,说要囤就囤点不爱吃的,否则买回来没几天,就会吃光。我也发现了,大量囤货的结果,就是家里人越吃越多。
之前如果没这么多东西,想吃还得买,怪麻烦就不吃了。现在看一阳台物资,渴了叭地打开瓶可乐,吨吨吨,白水都不喝。我们家娃爸以前加班回来,自己下个面条或者就不吃了,现在回来就去冰箱里翻湾仔码头各种饺子,切块熟牛肉,开瓶啤酒,美滋滋地吃起来。
结果就是家里人越吃越胖,物资下得超级快。行吧,就当拉动内需了,疫情之下,吃好睡好才更有抵抗力啊。
3、囤的东西很快就不新鲜了。这一点对多数北方人来说没有心理压力,因为比较干燥,土豆子啥的轻易是不会生芽的,绿叶类蔬菜我们本来吃得也不多,冻肉更加没问题。
但这时候出现一个亘古就有的哲学问题:
俩猴儿,各拿了一箱果子,一个猴儿每天都挑最新鲜的吃,最后剩了小半箱烂的扔了。另一个猴儿每天都挑最不新鲜快坏了的,最后一箱子都吃了,但永远都是在吃口味不好的。
如果是你要怎么选呢?
昨天跟一个朋友讨论,我说那我一直吃不太新鲜的囤货吧,不断找机会补新鲜的进去。她说她就要一直随买随吃,如果真的封了没东西吃,那么吃冰柜里的囤的陈旧的,也会觉得好吃,毕竟时局不同嘛。
六点多起来随手写了以上文字,该预测的我预测到了,该提醒的我早就提醒了,所以现在也没啥更多可说的。
在比当事城市居民更入戏的这两个月里,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想法,有迷惑,有气愤,有共情,有思考,更有即将面临大考时的忐忑。
保重身体,搞好防护,做好自己的事儿,别给别人添麻烦。
这就是囤货的奥义所在。
图片 | 网络截图